• 农业科技这十年丨科技创新实现返“葡”归真

    陕西省位于中国内陆腹地,地势呈南北高、中间低,由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多种地貌构成,南北气候差异较大。得益于气候及降水的优质条件,陕西成为我国葡萄种植大省之一。据了解,陕西栽种葡萄的历史长达2200年,在陕北、关中、陕南地区均有分布,其中渭北旱塬和关中地区的栽培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90%。截止2021年数据显示,陕西全省葡萄种植面积达75.88万亩,主要集中在西安、咸阳、宝鸡、渭南、延安、铜川等市28个县区。[详细]

  • 农业科技这十年丨农业废物巧回收 循环利用惠民生

    促进农业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礼泉县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推进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为契机,以实施农作物秸秆“五化利用”项目为切入点,探索农业有机废弃物县域利用全覆盖、复合利用全循环的工作机制,走出一条“秸秆—能源、肥料、基料、饲料、原料—农业”的低碳循环发展之路。[详细]

  • 农业科技这十年丨孙世铎:紧抓核心育种群 打造生猪育种中国“芯”

    良种一直是保障我国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提升生猪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近年来,我国生猪种质资源保护问题备受关注,生猪种质资源“重引进、轻选育”的问题也较为突出,加快生猪自主育种步伐,实现种源自主可控,已成为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对此,陕西省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孙世铎不断研究探索良种繁育体系的重建、优化和提升,助力生猪育种从“引进吸收、改良提升”向“创新追赶、自主选育”方向转变。[详细]

  • 农业科技这十年丨冯佰利:深耕小杂粮 成就品牌“天下知”

    “生育期短、种植面积少、种植地区和种植方法特殊,有特种用途的小宗粮豆,其特点是小、少、特、杂。”这是百度百科里有关“小杂粮”的词条。[详细]

  • 农业科技这十年 | 建模延链 全面推动绿色低碳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陕西省农村能源环保产业技术体系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为指导,充分发挥体系专家、技术依托单位和科研示范基地的科技、人才、技术、资源优势,协同开展绿色低碳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和集成示范,通过十年来的建设和发展,在低碳能源、固碳减排、绿色生态农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对推动陕西绿色低碳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详细]

  • 农业科技这十年 | 穆建新:为中国油菜振“芯”

    立秋难见秋,暑热仍未消。8月7日上午,记者在杨凌偶遇大汗淋淋的穆建新时,他笑称自己总在田间地头,练出来了,“只有田间地头才能让我兴奋”。[详细]

  • 农业科技这十年 | 赵政阳:缔造硬核果业“中国芯”

    近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赵政阳教授团队育成的优质晚熟苹果新品种“瑞香红”通过国家审定。这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继“瑞雪”“瑞阳”后又一苹果新品种通过国审。[详细]

  • 农业科技这十年丨“豆”志昂扬擘画产业蓝图

    食用豆类,无论从传统有机农业,还是从现代农业的角度看,都是可持续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大以来,陕西省豆类产业技术体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把确保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在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持续提升豆类综合生产能力。[详细]

  • 农业科技这十年|中医畜牧养殖开启特色生态农业发展方向

    陕西省肉牛产业技术体系在铜川试验示范站开展畜牧养殖与中医相结合的科学试验,结果表明:肉牛养殖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和益生菌药配方饲养,增加了牛肉中多种必需氨基酸和风味氨基酸的含量,提高了多种有益脂肪酸的含量,蛋白质、微量元素增高,肌间脂肪分布,牛肉的品质得到改善,具有增长肌肉和增强免疫力作用。[详细]

  • 农业科技这十年|抗生素有了替代品:抗菌肽可提高肉牛生长发育性能

    陕西省肉牛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尝试将抗菌肽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目前,这一试验在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养殖企业已初现成效:可提高肉牛生产性能,改善肉牛健康状况,还能提高犊牛成活率等。[详细]

  • 农业科技这十年 | 薛吉全:探索推进玉米种质协同创新育种新模式

    “以种质联合改良为切入点,推进玉米育种协同创新,创建了陕A群、陕B群种质协同创新的育种模式。”薛吉全教授语气缓缓,“我们需要将技术传承下去,这也印证了这么多年坚持的正确性。”[详细]

策划:农业科技报新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统一投稿邮箱:news@nkb.com.cn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