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已收获冬小麦面积1.26亿亩
中原粮仓,风吹麦浪遍地金。河南省邓州市文渠镇李洼村的麦田里,传来收割机隆隆的轰鸣声。“农机给力,1500多亩麦子两天工夫都收完了!”荣冠农作物种植合作社理事长刘韶威介绍,合作社种的是弱筋小麦,亩产在1100斤左右,跟厂家签订了专用品种收购协议,销路不愁。 [详细]
-
两部门加强“三夏”跨区农机运输通行服务保障
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为保障“三夏”小麦机收顺利开展,针对即将到来的各地跨区农机运输高峰,交通运输部联合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切实做好“三夏”跨区农机运输通行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加强跨区农机运输通行服务保障。 [详细]
-
变“丰收在田”为“丰收到手” 多部门合力保障夏收
麦浪翻滚,沃野生金。截至6月1日,全国已收获冬小麦面积1.26亿亩,收获进度37.27%,进入收获高峰。当前交通运输、气象服务等各级各部门做好夏收各环节工作,合力交出夏粮丰收“满分卷”。 [详细]
-
确保夏粮丰收为全年赢得主动
当前,全国小麦陆续进入集中收获期。夏粮生产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夏粮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五分之一以上,夏油占全年油料产量的四成。夏粮丰收能为全年粮食丰收赢得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有力支撑。因此,要扎实做好“三夏”工作,确保夏粮丰收。 [详细]
-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扎实做好“三夏”工作
5月28日,记者从陕西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今年陕西省夏粮生产基础较好,目前夏收夏播进展顺利。 [详细]
-
全国“三夏”大规模小麦机收全面展开
截至5月27日17时,各地已收冬小麦6000多万亩,日机收面积连续4天超过400万亩,全国“三夏”大规模小麦机收全面展开。当前麦收进度已近两成,其中西南地区及湖北麦收进入尾声,河南进度约两成,安徽、江苏、陕西已开机。今年“三夏”,全国各地预计投入各类农机具超1650万台(套),压茬推进夏收、夏种和夏管机械化作业,其中联合收割机60多万台,参与跨区作业的达到20万台以上,可以保障“三夏”正常作业需求。 [详细]
-
秋粮收购总量创近年新高 夏粮收购准备基本就绪
[详细]
-
李强:扎实做好“三夏”工作确保夏粮丰收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5月22日至23日在河南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做好“三夏”工作确保夏粮丰收,强化科技支撑和产业引领,推动农业创新发展,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根基。 [详细]
-
夏熟作物迎来丰收季 交通运输部门多措并举确保“夏收”车辆安全畅通
麦浪翻滚、菜籽飘香,夏熟作物陆续迎来丰收季,收割机的轰鸣声响彻田间。5月下旬,全国进入“三夏”大忙时节,我国各地抓紧抓牢夏收、夏种、夏管各项工作,夯实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详细]
-
各地已收获冬小麦6000多万亩 全国麦收进度已近两成
记者从农业农村部获悉,截至5月27日17时,各地已收冬小麦6000多万亩,日机收面积连续4天超过400万亩,全国“三夏”大规模小麦机收全面展开。 [详细]
-
“三夏”大规模小麦机收全面展开
记者从农业农村部获悉:全国“三夏”大规模小麦机收全面展开,当前麦收进度已近两成,其中西南地区及湖北麦收进入尾声,河南进度约两成,江苏、安徽、陕西已开机。截至27日17时,各地已收冬小麦6000多万亩,日机收面积连续4天超过400万亩。 [详细]
-
喜看好“丰”景 全国多地“三夏”工作陆续展开
“三夏”是指夏收、夏种和夏管,目前距离“三夏”大忙时节不足半月。连日来,四川、安徽、河南等地抢抓农时,全力抓好夏收工作,良种、良机、良法各显神通,全力护航夏粮丰收,为全年粮食丰产丰收开好头、起好步。据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全国夏粮已收获6.5%。 [详细]
-
陕西省预计投入120万台(套)农机具保障夏收
陕西省“三夏”大规模小麦机收将于5月底开始。5月27日,记者从省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获悉:当前,全省各地“三夏”农机化生产准备工作已就绪。 [详细]
-
陕西省夏收夏播进展顺利
5月27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全省夏收夏播有序展开,当前收获和播种进展顺利。 [详细]
-
良种良机良法 助力夏收稳产增收
金色麦浪,颗粒归仓,又是一年夏收时。“三夏”生产在全年粮食生产中具有承前启后作用,必须抓紧抓实。连日来,各地抢抓农时,不断加大对良种培育、农机农技推广的支持力度,为全年粮食丰产丰收开好头、起好步。 [详细]
-
保稳产高产 籽粒饱满 全国小麦陆续进入集中收获期
眼下,全国小麦陆续进入集中收获期,夏收、夏种、夏管正全力进行,保障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详细]
-
全国麦收过七成
农业农村部小麦机收调度显示,当前全国已收获冬小麦面积超2.24亿亩,进度过七成。 [详细]
-
全国麦收进入作业高峰期 各地多措并举保归仓
全国麦收眼下已进入作业高峰期,各地正紧抓小麦抢收烘干晾晒,力保夏粮颗粒归仓。 [详细]
-
农业农村部:应对持续阴雨天气及时抓好小麦抢收烘干晾晒
当前,全国小麦陆续进入集中收获期。5月下旬,北方冬麦区出现大范围持续降雨天气过程,局地出现短时强降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部分地区发生“烂场雨”,导致局部麦田倒伏或被淹、部分成熟小麦发芽霉变。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紧急通知,要求相关省份科学应对“烂场雨”天气,抢时抓好小麦抢收和烘干晾晒。 [详细]
-
河南十大举措保障夏粮抢收
为保障夏粮抢收,河南省推出十项应急抢收、烘干晾晒措施。具体如下: [详细]
-
陕西省安排部署夏季粮油收购工作
5月26日上午,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在西安召开全省夏季粮油收购工作会议,传达学习全国夏季粮油收购工作会议精神,分析研判我省夏粮生产和收购形势,安排部署收购工作。 [详细]
-
8.1亿亩!全国春播粮食进度约90% 5月底冬小麦将大面积收获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全国已春播粮食8.1亿亩,接近尾声。与此同时,小麦主产区正从南到北迎来收获。 [详细]
-
全国预计将投入1650万台(套)农机备战“三夏”
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其中小麦占夏粮产量的九成以上。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当前全国冬小麦收获进度达4.8%。 [详细]
-
科技助力田间作业 全国春播粮食已过八成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已春播粮食7.6亿亩,完成80.1%,进度同比快0.8个百分点。其中,春玉米已播过九成,春大豆已播近八成,春小麦已播过八成,薯类已播近八成,早稻播栽已结束,中稻栽插过四成。 [详细]
-
麦浪滚滚望丰收 科技助力夏粮主产区稳住粮食安全“压舱石”
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产量超过全年粮食产量的五分之一。眼下,夏粮主产区小麦正由南向北陆续成熟,华北主产区借助科技赋能生产,多措并举保障小麦稳产增产,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 [详细]
-
全国夏收拉开序幕 夏收主要收什么?
眼下,我国夏收已经拉开了序幕。夏收收什么?一是夏粮,二是夏油。夏粮和夏油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涉及百姓的口粮和“油瓶子”。夏粮主要包括夏收的谷物、豆类和薯类。其中夏收谷物主要包括小麦、大麦、燕麦、荞麦等。作为重要口粮,小麦产量占夏粮产量的九成以上。 [详细]
-
农业农村部部署小麦跨区机收及“三夏”机械化生产工作
5月18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三夏”小麦跨区机收暨机械化生产工作部署会,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兴旺出席会议并讲话。[详细]
-
麦收时节丨麦田里的“急救员”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截至2日17时,全国已收获冬小麦面积达1.4亿亩,收获进度过四成。麦收在隆隆的机械声里高速推进,其中有农机手的日夜奋战,也离不开农机维修员的辛勤汗水。今天的《麦收时节》一起来认识《麦田里的“急救员”》。 [详细]
-
三夏进行时 | “9台烘干机就是我的宝贝”
麦收之后,最忌连阴天。85后新农人徐星却不太担忧。 [详细]
-
把“麦”问诊,农技员的一天
[详细]
-
农机手眼中的“皖美”服务
6月的安徽省六安市,艳阳高照,麦香悠悠,成片的麦田一片金黄。46岁的何正志登上收割机,戴上防尘口罩和帽子,打火发动,开进麦田,机器均匀加速。 [详细]
-
河南麦收已过八成
记者从河南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截至6月3日17时,河南省已收获小麦6982万亩,约占全省种植面积的81.9%。当天投入联合收割机8.4万台,日收获小麦达651万亩。 [详细]
-
“三夏”时节收麦忙 智能化机械有力保障夏粮收获
据农业农村部消息,截至5月27日17时,各地已收冬小麦6000多万亩,日机收面积连续4天超过400万亩,全国“三夏”大规模小麦机收全面展开,进度已近两成,其中西南地区及湖北麦收进入尾声,河南进度约两成,江苏、安徽、陕西已开机。据了解,今年“三夏”,全国各地预计投入各类农机具超1650万台(套),压茬推进夏收、夏种和夏管机械化作业。 [详细]
-
“三夏”机械化生产确保小麦适时收获、颗粒归仓
当前,黄淮海地区小麦大规模机收 即将展开,夏种也将接茬推进。为切实做好小麦减损收获、玉米高质量播种等“三夏”机械化生产工作,高效开展应急[详细]
-
风吹麦浪 华山脚下20余万亩小麦丰收在望
华阴市今年小麦种植面积20.1万亩,据农业部门测产分析,小麦平均亩产410.3公斤,较上年增加13.2公斤。[详细]
-
210万亩小麦丰收在望 西安市将投入7.8万余台农机“龙口夺食”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记者从5月28日召开的2024年全市“三夏”工作会议上了解到,我市210.58万亩小麦已陆续开镰,即将进入全面收获阶段,“三夏”期间全市将投入7.8万余台各类农机“龙口夺食”,确保小麦颗粒归仓。 [详细]
-
湖南“三夏”生产忙,病虫情报直达农户手机
湖南“三夏”(夏收、夏种、夏管)生产忙。据农情调度,目前湖南省2255万亩夏收油菜已全部收获;早稻陆续进入分蘖、拔节期,正值田间管理的关键阶段,中稻陆续移栽。 [详细]
-
农机“移动医院”、追农机跑的工程师……这儿的夏收有点不一样
记者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目前,各地已收冬小麦6000多万亩,日机收面积连续4天超过400万亩,标志着我国小麦大面积开镰收获。河南是我国小麦产量的第一大省,截至昨天17点,河南已收获小麦1789.5万亩,约占河南全省种植面积的21%,日投入联合收割机达5.8万台。在河南的麦收现场,除了机收主力军,还有一支专门为农机保驾护航的队伍。 [详细]
-
数览好“丰”景 全国麦收进度已近两成
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国麦收进度已近两成,日机收面积连续4天超过400万亩,标志着我国夏粮小麦大面积开镰。 [详细]
-
确保夏粮颗粒归仓 看田间地头的农业新科技
当前,多地开镰收割,夏收大幕已启。截至5月27日17时,各地已收冬小麦6000多万亩,日机收面积连续4天超过400万亩。 [详细]
-
河南:夏收夏种农事忙
据河南农业部门预计,河南8500万亩小麦在5月27日前后迎来大面积收割。今年“三夏”期间,河南计划投入各类农机400万台(套),联合收割机20万台。截至5月27日17时,河南已收获小麦1789.5万亩(约占全省种植面积的21%)。 [详细]
-
三夏进行时 | "收麦子有绿色通道,各种服务挺周到"
农机手韩宝鹏连夜把收割机装上拖车,从老家山东德州平原县出发,南行600多公里,来到河南驻马店确山县,只见风吹麦浪、满目金黄。 [详细]
-
从南到北,看三夏进行时
从南到北,看三夏进行时[详细]
-
高速路口、麦田深处、数字云端 跟记者一起走“三夏”
“三夏”是指夏收、夏种和夏管。作为全年粮食生产第一季,夏粮已经由南向北陆续开镰。我国常年夏粮小麦机收面积约3亿亩,预计今年“三夏”投入各类农机具超1650万台。 [详细]
-
备战“三夏”,河北农机作业有保障
“三夏”生产即将在河北省全面展开。为更好备战“三夏”,近日,省农业农村厅采取相关举措,有力保障“三夏”农机作业服务,确保小麦机收率99.8%以上,玉米机播率96%以上,实现夏粮颗粒归仓、秋粮种足种好。 [详细]
-
机械化插秧正当时 按下农业生产“加速键”
时下,正是水稻移栽好时节,连日来,长顺县各地抢抓农时,依托农业机械化加快栽插进程,让科技助力水稻生产跑出“加速度”,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详细]
-
振兴“湘”村|“大豆+玉米”助农“一地双收”
眼下,正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夏播夏管的关键期,连日来,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抢抓晴好天气,有序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按下“快进键”。 [详细]
-
大田播种进行时 菇粮套种可实现一地双收
在吉林省通化市二道江区鸭园镇二道沟村,农民们正通过玉米与赤松茸的套种模式,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新路径。这种模式不仅充分利用了农作物废弃物,还形成了生态农业的良性循环。 [详细]
-
黄河滩区复垦地小麦飘香——山东最大黄河滩区居民迁建社区夏收见闻
“以前这里住着8户人家,我家也在这儿。”在地处山东黄河滩区的济南市长清区孝里街道后楚村,看到老宅基地复垦后播种的头茬麦子即将迎来收割,故地重游的村干部张吉宝话语间有些怀念,又有些期待。 [详细]
-
山东多地政府大院开放晒粮 确保小麦“轻装”入囤
中新网济南6月12日电 (孙婷婷)时下,齐鲁大地麦浪翻滚,处处是抢收抢种的景象。山东多地政府开放大门让农民晒粮,确保小麦“轻装”入囤。镇政府大院、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及文化广场、党群服务中心等,成为民众“三夏”抢收期间的小麦晾晒场。 [详细]
-
不晾晒、不烘干,小麦水分高也能直接入仓
“三夏不如一秋长,三秋不如一夏忙。”对种粮大户来说,麦收是一年最忙碌的季节。桓台县田庄镇大寨村种粮大户吕茂兴却感觉今年麦收比往年轻松了不少。 [详细]
-
提档升级看麦收|农机存“银行”,节能又增收,多方受益
5月26日,宁阳县东庄镇东庄村,个别小麦已成熟的地块内,收割机已开始收割作业。其中一台收割机,机手是57岁的西韩家村村民查国新。 [详细]
-
山东郯城:千亩冬小麦开镰收割
山东郯城:千亩冬小麦开镰收割[详细]
-
耐盐抗旱小麦新品种“小偃155”亩产超411公斤
5日,记者从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获悉,该所李振声院士团队培育的耐盐抗旱小麦新品种“小偃155”在河北省黄骅市完成田间测产,结果显示,“小偃155”亩产411.9公斤。测产专家组认为,尽管受到2022年和2023年冬季特强寒潮等不利气候条件影响,“小偃155”仍然表现出突出的抗逆高产特性。 [详细]
-
763.2公斤!济紫麦2号创安徽省功能性小麦高产纪录
“济紫麦2号高产示范田平均亩产763.2公斤!” 6月4日,在安徽濉溪县濉溪镇黄桥村,随着测产专家组组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何一哲教授大声宣布,标志着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小麦新品种济紫麦2号首次实现从黄淮北片到黄淮南片的跨区域示范种植,并成功创造安徽省功能性小麦高产纪录。[详细]
-
提档升级看麦收|“高标准”带来高产量
三夏时节,沃野如诗如画,麦收大幕在山东省徐徐拉开。6月8日,伴随着收割机的轰鸣,沂南县蒲汪镇张家汪湖村党支部书记张胜祥难掩喜悦,据他初步测算,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种植的210亩小麦,平均亩产比去年提高了50斤以上。 [详细]
-
四川宣汉:大战红五月“双抢”人倍忙
小春粮油作物开镰收割,一派丰收的景象;大春水稻陆续栽插,插秧机田间穿梭;玉米幼苗翻绿浪,随处可见喷灌、施肥、除草等劳动场景……5月22日,在宣汉随处可见生动的抢收、抢种、抢管农业生产画面,绿浪翻滚,田野欢歌。 [详细]
-
“三夏”新农景
“三夏”时节,各地抢抓农时,精心组织夏收、夏种和夏管,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农业农村部5月18日对高质量推进“三夏”小麦跨区机收和机械化生产进行部署,要求全力确保夏粮丰收到手,坚决打牢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详细]
-
“麦”好开局第一步 冬小麦主产区陆续迎来收获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目前全国冬小麦已开始由南到北陆续收获,其中西南地区收获已近尾声;湖北过七成;江苏、安徽、河南零星收获。 [详细]
-
夏收夏种夏管火热进行中 各地利用机械化手段提高效率和标准
眼下,夏收、夏种、夏管正在全国各地火热进行。安徽、河南、黑龙江等地抢抓农时,利用机械化手段开展麦收、田间管理作业。 [详细]
-
收割机蓄势以待、抢修队24小时待命 全力以赴保障“三夏”生产
目前,河南焦作的250万亩小麦正处于灌浆后期,这也是籽粒形成的关键时期。在麦子即将成熟之际,焦作市投入的6000台收割机正蓄势以待,静等开镰收割、颗粒归仓。 [详细]
-
大规模小麦机收全面展开 “三夏”服务助收割
近日,浙江长兴县16万亩小麦喜获丰收,大规模小麦机收全面展开,当地成立“三夏”服务专班送政策送服务,助力小麦收割。 [详细]
-
麦田里来了支抢收“突击队”
[详细]
-
“三夏”来啦!1650万台、6000多支服务队→
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其中小麦占夏粮产量的九成以上。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当前全国冬小麦收获进度达4.8%。其中,西南地区麦收正在扫尾,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开始陆续收获。预计本月25日前后,黄淮海主产区小麦也将陆续迎来开镰。,时长01:17 [详细]
-
三台 老农闻“机”起“舞”只为颗粒归仓
5月17日,三台县芦溪镇青玉村成片规模种植的小麦正式开镰,几台收割机在麦田“联合作战”,机声隆隆,麦浪翻滚,每隔一会儿就会卸一仓满满的麦粒到路边的转运车上。 [详细]
-
苍溪 为“双抢”插上“机械化翅膀”
切割、脱粒、分离、卸粮……如今,夏收夏种插上了机械化的“翅膀”。[详细]
-
小满至,夏收夏种农事忙
小满过后,全国小麦正在自南向北次第成熟丰收,油菜也陆续进入收割期。夏季是丰收的季节,也是播种的季节,目前,一些水稻主产区进入插秧季。 小满过后,全国小麦正在自南向北次第成熟丰收,油菜也陆续进入收割期。夏季是丰收的季节,也是播种的季节,目前,一些水稻主产区进入插秧季。 [详细]
-
山东、河南等地应用新技术加强小麦灌浆期管理,确保夏粮丰产丰收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山东、河南、安徽等地应用新技术加强小麦灌浆期管理,确保夏粮丰产丰收。 [详细]
-
各地抢抓农时,扎实推进农业生产
眼下,各地抢抓农时,加强田间管理,扎实推进农业生产,确保粮食丰产丰收。 [详细]
-
育秧插秧正当时
初夏时节,各地稻田里一派忙碌的景象,农民们抢抓农时,移栽秧苗、育秧插秧。[详细]
-
各地积极“备战”麦收,“送检下乡”加强田间管理
5月21日,我国将迎来二十四节气的“小满”节气。“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标志着炎热的夏季即将登场。“小满”的物候表现和农业生产息息相关,此时节,一些地方夏熟作物籽粒已经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还未“大满”,所以称“小满”。 [详细]
-
四川新津:预计今年小麦总产能达1.02万吨
夏收时节,风吹麦浪。在成都市新津区宝墩镇龙马村纵目而望,金黄的麦子已经弯了腰,联合收割机开进麦田全面开镰收割。记者从该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全区近8.9万亩粮油作物正在紧锣密鼓收割中。[详细]
-
四川简阳:开镰割麦忙 “麦”向好收成
又是一年麦收忙,麦浪滚滚满地黄。在简阳市踏水镇寨子村村集体经济种植的千亩麦田里,成熟的小麦随风起舞,麦浪翻滚,空气中弥漫着麦子成熟的清香,丰收美景近在眼前。 [详细]
-
四川广安: 2.1万亩小麦开镰收割
临近小满节气,在位于川东丘陵地区的广安市广安区,当地种植的小麦已经陆续成熟,全区各地抢抓有利天气,正式开启夏收、夏种农忙模式。 [详细]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统一投稿邮箱:news@nkb.com.cn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