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中国行|塞上驼城魅力足
近年来,榆林春节旅游热度不断提升,且越来越有“文化味”。今年春节假期,榆林累计接待国内游客超277万人次,其中外地游客占比达30%,河北、山西、河南、浙江、内蒙古等地为主要客源地,“到陕北榆林过大年”成为越来越多外地游客的春节出游佳选。[详细]
-
文化中国行|陕西榆林:年轻后生接过腰鼓“接力棒”
春节假期,在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近百名腰鼓演员扭起秧歌,打起腰鼓。今年横山区的腰鼓演出队伍里除了有专业的腰鼓演员,还增加了不少寒假返乡的大学生。这些富有朝气活力的“后生”们摩拳擦掌,为非遗传承注入新生力量。[详细]
-
文化中国行 | 琉璃产业 焕发新光彩
“参观古建后,买了一件琉璃烧制的冰箱贴。曾经只用于宫殿庙宇的琉璃,如今也能装点我的小家了。”春节假期,在山西省河津市一景点,记者遇到了正在文创店购物的游客。[详细]
-
文化中国行丨庙会、乡村游、图书馆……首个“非遗”版春节 你是咋过的?
今年春节,是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首个“非遗”版的春节,非遗元素也成为当之无愧的主角,各地纷纷将非遗展演、民俗体验与节庆活动深度融合,在营造喜庆祥和春节氛围的同时,也让人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详细]
-
文化中国行 | 在秦琼故里过“非遗中国年”
新春时节,“贴门神 保平安”是中国人独特的新年习俗,人们将形象英勇的人物贴于门上,以期守护家门,保佑平安。秦琼作为民间流传最广的门神之一,他的忠义两全深入人心,据历史记载,秦琼出生于山东济南,他的传说是济南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详细]
-
文化中国行|剪纸:方寸之间尽显文化底蕴
剪纸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新春佳节,在窗户门头贴上各种喜庆吉祥图案的剪纸贴花,不仅烘托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表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详细]
-
文化中国行 | “年味儿”花馍:好吃又好看
瞧,花馍出锅啦!圆圆的眼睛、肉嘟嘟的脸蛋,精致的红帽子、红棉袄,黄澄澄的身体……氤氲蒸汽中,“元宝蛇”暄乎饱满、萌态可掬,稳稳地立在笼屉上,麦香味汹涌而出。[详细]
-
文化中国行 | “赶村集”“洋年货” 感受列车上的年味
春运期间,多地高铁列车及火车站推出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让旅客在疾驰的列车里、归家的旅途中感受浓郁的年味。[详细]
-
文化中国行|色彩里的春节
春节,这个充满喜庆与祥和的节日,以其独特的色彩语言,讲述着中国千百年来的文化故事。 [详细]
-
文化中国行 | 年味儿,从一纸年画里飘出
苏州古城里,大街小巷红灯笼高挂,年味浓浓。在隐藏于小巷深处的朴园内一幢两层小楼里,80后桃花坞木版年画艺人杜洋正准备赶印蛇年新款年画《巳时如意》,整张年画以菖蒲为背景,画面中心灵动柔美的金蛇和银蛇蜿蜒盘旋,有着事事如意、坚韧不拔等寓意。[详细]
-
文化中国行|社火闹新春 “演”出美好生活新期盼
俗话说,不点花灯月不圆,不“耍”社火不过年。在陕西,社火与春节紧密相关,没有社火的春节仿佛缺少了灵魂。新春时节,万象更新,大街小巷弥漫着新年气息。锣鼓声响起、社火表演拉开序幕的那一刻,新春的氛围被推向高潮。[详细]
-
文化中国行丨“西安年”热度持续:为什么不一样?流量密码是什么?
[详细]
-
文化中国行丨首个“非遗版”春节:文旅“节节高” 添彩中国年
“蛇俑还挺可爱的”“这瓶子的颜色搭配真是绝了”……春节假期,中国国家博物馆乙巳蛇年新春文化展人头攒动。各类寓意吉祥的文物与空间布景形成呼应,观众或细赏文物、或驻足拍照,共同庆贺“四海一堂春”。[详细]
-
文化中国行 | 年画里的锦绣中国
春节将至,人们不约而同地“忙年”,贴年画是许多家庭的一项活动。家里小朋友看到“年年有鱼”的年画贴上墙,不由得发出感叹,引得家人忍俊不禁。[详细]
-
文化中国行丨“年味儿”是啥味儿?
嘭!这个“年味儿”有点冲啊!酸、甜、苦、辣、咸,样样都有。“年味儿”是啥味儿?“年味儿”是“酸”的,你看这个超长冰糖葫芦![详细]
-
文化中国行|“新年俗”里的别样年味——迎新春社会生活全景观察
贴春联、点花灯、玩社火、逛集会、购年货、品佳肴……无论是庆贺稻谷满仓的丰收,还是庆贺国泰民安的顺遂,在整整一年的辛勤耕耘后,人们用各式各样的仪式感迎接新春、点缀年节。随着时代的发展,除了吃团圆饭、拜年等必不可少的传统民俗,越来越多融合新场景、新玩法的“新年俗”,正悄然成为很多人的选择。[详细]
-
文化中国行丨英歌舞起闹新春
当日是农历腊月二十四,南方“小年”。广东潮汕地区素有“过小年 迎大年”的传统,当天汕头市潮阳区的英歌队伍纷纷走上街头,进行巡街展演,迎接新春佳节的到来。 英歌是广东潮汕地区的传统民俗舞蹈,融汇戏剧、舞蹈、武术等多种元素于一体,表演气势澎湃,又被称为“中华战舞”,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详细]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统一投稿邮箱:news@nkb.com.cn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